一双近视眼重返巅峰!欧洲国家足球团体赛争夺,一颗八卦心
我是八段锦
点击下面绿色图标收听今天重返巅峰!欧洲国家足球团体赛争夺的文章。
近日,法国警察枪杀中国男子,引发华人大规模示威,抗议者高喊:“警察杀人犯!”
警方的说法则是:一名男子持冷兵器袭击警察,另一名警察为了保护同事而开枪。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?想起前几天被疯狂热议的辱母案了。
一个杀人者,我们希望认定其为正当防卫,无罪或者减刑;另一个杀人者,我们希望认定为故意杀人,被严惩。
也许,这里面就藏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。
1、案件还原
据澎湃新闻独家采访欧洲青田同乡总会会长陈少奇介绍,当时死者刘某正在厨房用剪刀杀鱼。楼上发出特别嘈杂的声音,刘某没放下剪刀就上楼理论,邻居报警。
刘某下来继续杀鱼。这时有人急切敲门(后来经确认是三名便衣警察),死者大女儿回忆说,“当时我爸爸不想让警察进来,警察按门铃几分钟我们没开,警察就想破门而入,大概10秒钟重返巅峰!欧洲国家足球团体赛争夺他们就进来了,刚好我爸在门那边(因为杀鱼未完,手中还持有剪刀),就被门打倒,倒退了,警察当场马上向我爸爸开枪。爸爸几秒的时间就死亡了。”
到底是谁的过错?
2、规则令人迷惑
回顾近年来国内的热点,几乎都与“规则”有关。
与法律或者执法规则有关的,ly案,辱母案;与社会规则有关的,动物园猛虎吃人事件;甚至王宝强离婚事件,也和婚姻中的规则有关。
猛虎吃人事件中,流传过一句狠话:“不守规则的人死了活该”。从这句极端的话里就可以看出,规则这件事已经成了现代中国人最大的痛点。
民众对很多规则本身以及执行尺度并不很清楚,但在现实中又屡屡因为这种模糊而吃亏,所以只能在对热点的讨论中不断刷新、碰触甚至发泄。
华人常常被形容成“表面含糊,心知肚明”,但这一套在今天,显然已经不适用了。生命当前,含糊不得。而且,对很多人来说,心也不明。
比如,最基本的规则是法律,可除了知道杀人偿命、欠债还钱之外,你还建立过什么新的认知?
就拿我来说吧,老爸是法学教授,我从小就在满是法律书的家里成长,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把“探案实录”之类当侦探小说看,但好歹也算近朱者赤吧?
可前几天讨论“辱母案”的时候,我最大的疑惑还是和多年前一样,搞不清“正当防卫”的执行界限。我一直在努力接近各种科学,唯独对性命攸关的法律不求甚解。
而且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状况,除了学法律的,可能也就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最懂法了,比如“辱母案”中收高利贷的,据说重返巅峰!欧洲国家足球团体赛争夺他被捅之后嘟囔了一句“没想到他玩真的了”。(“他”指于欢)
容易玩大的,是普通人;可黑社会,他们知道什么能玩、什么不能碰。毒sir在《我恳求判刺死乳母者无罪》中说,在不正当的时候,和你谈正当;在无法无天的时候,跟你谈五讲四美。得到法律保护的,总是倚强凌弱的人。
“强”者比弱者更会玩规则,怎么破?
3、弱势环境中的规则
在真相没有查明之前,谁也不能断定就是法国警察的错。但他有没有可能对华人不公平对待?如果面对的是个拿着“冷兵器”的白人,他还会不会那么快开枪?
法国《寒流》杂志曾公然以“黄祸”为封面贬低中国人。种族歧视,是目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事实。
但,种族歧视只能让人“吃亏”吗?
有个在美国的朋友,讲过一个她们公司的例子。朱莉是个美国白人姑娘,热情助人,工作负责,大家都很喜欢她;玛卓是个墨西哥来的黑人姑娘,不爱干活,还就喜欢抱怨。
有一次,玛卓把交给她的一项重要工作给忘了,结果客户拒签合约,朱莉着急了,忍不住去质问她为什么没完成?
本来是个正常的工作来往,玛卓反倒骂朱莉欺负她,在办公室里哭闹起来。然后,她向人力总监告朱莉对她职场霸凌。
办公室同事都为朱莉作证,人力也清楚朱莉和玛卓平时都是什么表现,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判断出这件事是玛卓理亏,然后,他们就劝辞了——朱莉。
纳尼?玛卓理亏,为什么要劝退朱莉?
因为这件事如果告上法庭,朱莉多半会败诉。这种白人和有色人种的职场小官司,一般会判有色人种赢,因为法官犯不上为这种小事被扣上“种族歧视”的帽子,他们要保持“政治正确”。
规则可以坑人,也可以护人。
当然,这里不是支持利用规则害人,重点表达的是,玛卓利用了本来对她不利的“种族歧视”,反歧视了一回。而且这并不是玛卓一个人的做法,很多非洲人、犹太人都这样争取过自己的权益,只有中国人没有。
只有中国人没有!
为什么?
近年来法国华人的安全状况屡屡被曝出,陈少奇说,中国人总觉得退一步海阔天空,这可能给外界造成了一种印象,认为中国人是软弱可欺的。很多阿拉伯人和非洲人没工作,遇到一点事就反抗;但我们中国人都在老老实实地工作,但也都是在各人自扫门前雪。
遇到不公都很少反抗,更不可能像玛卓那样主动“争取权益”了。
前《文汇报》驻法高级记者郑若麟说,“如果要面对一个阿拉伯人、非洲人或犹太人,法国白人警察恐怕不会那么轻易拔枪就打。”
“谦让”在过去也许还算美德,但在法制社会里,就是一种没原则的软弱。华人被普遍认为是最“不会惹事的”,这种谨小慎微的“顺民”文化,已经侵害了华人自己的利益。
而且,华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,除了种族歧视外,还有一个原因:在欧美国家民众的印象中,“缺乏规则意识”也成为华人的一条“罪证”。很多年前罗素就曾不客气地说,“中国是一切规则的例外”。
一方面因为“没有规则”遭鄙视,另一方面又因为过于“规矩”被践踏,多么讽刺?!
4、规则意识
科学地“顺”,也就是了解规则、遵守规则,是可以带来收益的。
心理学家埃德温·霍兰德发现,如果你在大部分情况都是顺从于规范性影响的话,那么偶然偏离团体的规范也许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。他认为顺应团体一段时间以后,你就获得了一些“特异信用”,这样偶尔不合规范的行为不会给你惹上麻烦。
但海外华人很可能还没获得这种“特异信用”,有的人恐怕连规则都不熟悉。
多年前,有个小伙走进别人家的院子求助,因为听不懂主人让他“freeze”,被一枪击毙。法官判主人捍卫私宅合法,结果小伙子白死了,你说冤不冤?
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,多么危险!
而此案,以我有限的常识来看,也有两个细节体现出刘某对当地法律的不熟悉。
第一,楼上嘈杂,他直接反应是拎着剪刀上去。他可能想拿着剪刀震慑一下对方,这是国内对付讨厌邻居的常规做法,可他没想到理亏的对方竟然还会报警!
报警是符合规则的,拿着剪刀上去反而有暴力威胁的嫌疑。
第二,警察来叫门他不开。
在国内不给警察开门好像不会导致挨枪子(还是国内安全~),但在法国就不行了,你不开门是妨碍公务,警察可以破门而入,而且会认为你不配合,提高了开枪的可能性。
据死者女儿的说法,警察身着便衣,而且并没按规矩先警示两次,犯错的很可能是他,但最后买单的是刘某啊。所以,保护好自己是必须的,而最有效的保护,就是先搞清楚规则,运用规则争取权利。比如像那个邻居一样,该报警就先报警。
你会利用规则?我比你更擅长。规则不应该只保护恶人,与其抱怨,不如利用。虽然不能彻底杜绝灾祸,但至少可以减少危险。
强者制定规则,弱者困于规则,智者善用规则。
这是此案最深刻的教训。
朋友说群里红包接力的时候总有人只抢不发,太坏了。对这类破坏规矩的人,咋办好呢~
也许你会喜欢:
韩寒遇上她,变成了今天这幅样子……
蒋方舟和徐静蕾:为什么二十岁女人不如四十岁女人自信?
为什么帮你的人总会帮你,坑你的人老是坑你?
阅读文章,请在公号内发信息“目录”;
了解八段锦,请在公号内发信息“我”。
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。
心理八八
微信:bdjxlbb
惊醒你的一切感觉
科普|教育 |八卦 | 情感
八段锦,心理科普作者+建筑师,已出版《苏东坡的幸福人生——东坡心理传记》,《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——最熟悉的陌生人解析版》正在全网热卖中。欢迎点赞、朋友圈转发。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新书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